非法采矿、污染长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曝光5省区典型案例。据新华社4月6日消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督察组4月6日通报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5省区的典型案例。其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共有在期矿山85家,其中露天矿山45家。督察组现场抽查的8家露天矿山,无一按照规范进行开采和修复,植被破坏严重,生态修复难度极大。有62个采矿项目存在侵占荒漠草原问题,侵占总面积近3万亩,严重违反草原法。同时,矿山越界开采等问题突出。
麻地梁煤矿等3座煤矿被降级。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管局发布的《关于降低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公告》指出,2022年1月17日,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2022年2月22日,山东泉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2022年3月22日,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有关规定,这三家煤矿均从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降为三级。
去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超20吉瓦,中国占八成。日前,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93.6GW,为历史第二高年份,累计装机量837GW,较上一年增长12%。去年,全球海上风电实现21.1GW的新增并网,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海上风电增量占全球的80%。同期,英国漂浮式风电安装量持续增长。
新型储能规模化须过“三关”。据经济日报4月6日报道,根据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专家认为,从商业化初期到全面市场化发展,留给新型储能的时间仅有不到10年,新型储能要实现规模化发展还要突破成本回收问题、技术标准问题、电化学储能安全问题这三方面限制。
江西: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江西日报4月6日消息,近日,江西印发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突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机制初步形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首台高效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央视新闻4月6日消息,全球首台高效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防城港市成功并网发电。该机组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全套国产化设备,运行压力、温度和发电效率均创造了煤气发电领域新的“世界纪录”。
英国计划成立新机构管理未来能源系统。据央视新闻4月6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6日,英国政府官网发布一则声明,宣布英国将成立一家公共系统运营商以接管英国国家电网(NG.L)的部分职责,并帮助该国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
印度国家火电公司煤炭年进口量或创八年来新高。近日,印度国家火电公司两位高级官员透露,尽管煤炭价格接近历史高位,但公司本财年煤炭进口量将创八年来新高。该公司将在截至2023年3月的一年里进口1600万吨煤炭用于掺混。该公司已经签署近700万吨的采购合同。
隆基股份在滇优惠电价政策被取消。4月5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明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用电价格的函》,根据有关部门清理优惠电价政策的要求,取消该公司在云南省享有的优惠电价政策和措施,自2021年9月1日起,该公司全部用电价格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直接与电网企业结算。
中海油4座22万方“气墩墩”施工完成。日前,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4座22万方LNG储罐施工完成。TA们高59.6米,直径89.6米,罐壁却并不厚,“皮薄馅大”的同时还能保持-196°C的温度。作为LNG产业链中的核心装备,大型LNG储罐具有核心技术难、建造工期长等特点。中国海油持续攻关数年,是国内首家掌握LNG大型全容储罐核心技术的企业。
中工国际签约伊拉克九区天然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金额达4.1亿美元。据中工国际4月6日消息,4月4日,该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方(占联合体份额97%)签署了伊拉克九区天然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总承包合同。该项目合同金额4.1亿美元,签约即生效。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一套日产1.3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处理设施的EPC总承包工程。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